近期,friend.tech 放棄合約控制引發市場熱議,團隊解釋這并不是跑路,那么 friend.tech 還有希望嗎?friend.tech 的衰落是否證偽 SocialFi?為什么說 friend.tech 的衰落是意料之內的事情?SocialFi 真正的希望又在哪兒?
friend.tech 實質上已破產清算,SocialFi 更應重視「Social」部分
9 月 8 日,friend.tech 團隊宣布已將 Admin 和 ownership 參數設置為 0×000…000。該消息一出,該協議代幣 FRIEND 價格一度下跌超 20%。據 Coinmarketcap 數據顯示,此前 FRIEND 代幣在今年 5 月份曾高達近 3 美元,跌幅 更是高達 97%。
市場為什么對 friend.tech 的反映這么大?這是因為 friend.tech 此舉意味著該團隊的開發者已放棄了對智能合約的控制,協議未來將不會再有任何升級與改進,這引發市場對其跑路猜測。不過,隨后團隊發文稱:「團隊沒有關閉或停止 friend.tech 網站應用的計劃;之前放棄合約權限的操作主要為確保無法對部署在 Base 上的智能合約進行任何未來的更改,這些更改可能會增加或產生新的費用;這些操作不會以任何方式影響 friend.tech 網站應用的當前功能,用戶所知道和使用的一切都保持不變。」
雖然 friend.tech 團隊的解釋表示「一切都保持不變」,但從數據上看,friend.tech 實際上已難以為繼。The Block 數據顯示,今年 5 月末起 friend.tech 日活用戶已不足 100 人;8 月 7 日,friend.tech 日活躍用戶僅 5 人,其中獨立買家 3 人,獨立賣家 2 人,創歷史新低。從經營一家公司角度看,這樣的運營數據很難存活,一旦其團隊放棄任何新的更新,更難有起死復生的可能。所以筆者認為,friend.tech 實質上已經破產清算。另外,friend.tech 團隊也不斷向 Coinbase 轉入 ETH,其總額 19477 枚。
friend.tech 當時紅極一時,其更注重 SocialFi 中「Fi」部分,其以經濟激勵機制刺激用戶快速遷移。但 friend.tech 的這種繁榮中更多是羊毛黨,其大量發送垃圾信息賺取代幣,損害真實用戶的權益,最終羊毛黨擼完羊毛之后,只能落寞收場。
與 friend.tech 的競品 Farcaster 相比,去中心化的社交網絡協議 Farcaster 更注重 SocialFi 中的「Social」部分。比如,近期 Meme 代幣火爆,Farcaster 的插件可以可以將這些消息及時的觸達用戶,這使得越來越多的 Meme 項目開始通過 Farcaster 發布信息,與此同時,大量用戶也開始涌入 Farcaster 以獲取最及時的消息。Farcaster 今年 7 月巔峰時期日活用戶超過 10 萬,即便目前依然維持 7 萬的日活。
Farcaster 成功啟示錄,有望扛起 SocialFi 大旗
雖然 friend.tech 的失敗,讓市場對 SocialFi 大失所望,但其實也不必對這個賽道太過悲觀。friend.tech 的失敗實質上在加密市場很普遍,他們的共性都是太依靠加密經濟機制刺激了,伴隨擼毛黨一撤,便很難維持虛假繁榮。不僅是 SocialFi,此前的 GameFi 等很多項目都是如此。對于投資者而言,應該警惕那些過分依賴「DeFi」的應用。未來,真正能提供實用功能的項目才會走得更遠,Farcaster 有望扛起 SocialFi 大旗。
從上文可以看出,Farcaster 更加注重「Social」部分,并且能根據加密市場變化,從用戶的需求點出發開發出有針對性的應用插件,從而進一步捕獲真實用戶,這個策略目前看很成功。事實上,Farcaster 從一開始就非常務實。
Farcaster 的兩位創始人 Dan 和 Varun 都曾在 Coinbase 擔任重要職務,其擁有豐富加密市場資源。在早期測試階段,創始人 Dan 利用個人的影響力和關系,邀請了包括 V 神在內的許多知名 OG 入駐,同時通過推特私信獲取邀請碼的方式篩選了早期用戶,因此使得 Farcaster 的用戶群體具有極高的「精英」濃度。去年十月,Farcaster 開放了注冊,但仍然設置了 5 美元的入場門檻,此舉有效地阻擋了大量機器人賬號的注冊,維護了 Farcaster 整體的良好氛圍,與曾因機器人泛濫而衰退的 Nostr 形成了明顯的對比。
Farcaster 創始人 Dan 還基于 Farcaster 協議開發了一款 Warpcast 應用,目前占據了 Farcaster 協議流量的 90% 。Warpcast 整體架構與傳統的 Web2 社交軟件 Twitter 相似,用戶可以發布推文(cast)、評論、轉發,并關注其他用戶。除了類似 Twitter 的社交媒體功能外,Warpcast 還引入了 channel、action 等功能,從而衍生出更多的互動方式。例如,DEGEN 利用 Farcaster 生態中用戶的參與度來分發代幣,用戶通過關注頻道并進行互動可以參與 DEGEN 的空投,空投的代幣可以作為打賞送給其他用戶。
另外,Farcaster 今年的巨大增長與二月推出的 Frames 功能密切相關。Frames 是內嵌在 Warpcast 中的迷你小程序,用戶無需離開 Warpcast 就能進行更多樣化的互動,如鑄造 NFT、內容訂閱、玩小游戲和領取代幣等。舉例來說,far.cards 是一個基于 mint.club 開發的,專屬于 Farcaster 用戶的集換式卡牌項目,每位用戶的卡牌屬性值根據其在 Farcaster 上的活躍程度而定,比如粉絲數量,收到的贊和回復等。卡牌的價格由 bonding curve 決定,購得的卡牌可以收藏,也可以交易。
整體上看,Farcaster 團隊在 SocialFi 賽道中確實屬于團隊在做事的類型,其更注重用戶 Social 的需求,并能根據加密市場的特點進行針對性的開發設計。這無疑是其未來能成功的關鍵。五月,Farcaster 的開發商 Merkle Manufactory 宣布完成了新一輪融資,由 Paradigm 領投,總額達 1.5 億美元,將公司估值提升至 10 億美元。這也代表著機構對于 Farcaster 的認可。
SocialFi 發展的真正痛點是什么?Farcaster 被忽視的一個潛在價值
事實上,SocialFi 發展真正的特點其實仍然是加密采用難題。簡單來講,目前加密市場的主要用戶仍然存在于中心化的交易場景中,使用去中心化應用和工具的用戶仍然不多。筆者認為,一方面欺詐問題確實很嚴重,盡管很多項目一開始想認真做事,但太多的項目做著做著就跑路了,最后能堅持下來的項目屈指可數。這就造成了加密市場騙局很多的印象,用戶需要一個信用建立的過程。傳統行業可以通過監管,但加密行業的去中心化讓作惡風險很低,這使得一般用戶不太能或者不敢接受。另外,加密應用的使用門檻仍然較高,對于一般的小白很不友好,這也是以太坊下一次升級著重解決的事情。另外,筆者認為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是,區塊鏈行業自身創造的價值仍然相對有限,這使得當下投機(擼羊毛等)仍然是主流,廣泛的真實應用需求并不存在。
筆者仍然認為,目前區塊鏈行業發展處于初期,未來 Web3 仍然會來,這也就是說用戶遲早會進來。在這樣的假設下,Farcaster 有一個潛在價值值得注意。Farcaster 的創始人之前是 Coinbase 高管,Farcaster 與 Base 生態緊密聯系在一起,Base 鏈的核心負責人 Jesse 在 Farcaster 上非常活躍。Farcaster 上粉絲最多的前 500 名用戶中,超過 70% 的鏈上交互發生在 Base 鏈上。而 Base 背后是 Coinbase 的大力支持,Coinbase 又連接著傳統金融市場,這非常有利于 Farcaster 的未來發展。